上篇 清琦【富爸爸】: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 ,是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一直傳達的重點觀念
本篇我們來深入探討如何培養快速學習邏輯的能力並用較短的學習時間就能掌握住快速學習的方法
快速學習是有方法的,邏輯的快速學習方法可分為「歸納法」及「演繹法」:
一、歸納法:
(用看屋為例子,可以套用在所有的事情上,數量跟作法都可以調整)
例如:富爸爸書上說要看100間房才能買房,他的意思應該是你不只有去現場單純『看』或『逛大街』
,而是買到對象前的『準備功夫』,用歸納法拆解出來的步驟如下:
10間─〉看已經隔好的對象,歸納隔套房的規劃架構。
20間─〉看已經隔好的物件,自己試著規劃及算投報率,歸納出目前市場賣出的投報率是多少?
30間─〉看還沒隔好的物件,已經與當地仲介打好關係,歸納出出行情價(比較法)、591上租金行情(收益法)及銀行估的貸款。
50間─〉發現幾間適合物件了,製作表格看看是否符合買進需求,歸納出哪幾間是可以買進的。
80間─〉製作的表格中再歸納出重要的買進條件。
100間─〉下斡,有X間符合買價,買進成交X間。
這個方法在高雄看屋時頗有幫助,團隊在短短三天中看過30個物件,掌握區域市場行情、出租金額、投報率,故而順利買到兩個物件。
二、演繹法:
演繹法我覺得需要一點天份,就是從開始到結果推演,速度可以比歸納法快很多,但要常常練習,無法一蹴可幾。
以一個建築案為例,可以套用在所有的事情上,數量跟作法都可以調整。
舉例:我是一個新銳建築師,目前有一個音樂廳的委託案,於是我打算以學梨歌劇院為藍本,打造出有同樣特色的音樂廳。
在這個特色的架構之下:結構、構造、立面、空間應該是怎樣的、、、於是計畫書出來了,
於是要找哪些人事物把這些骨架完成,於是要處理哪些細節,於是預算是怎樣,於是進度、、、。
這種固定的研究方法這也是快速學習的方式,因為快速學習的用途就是要來解決沒有碰過或幾乎沒有碰過的問題,不管問題是大是小,大概可以解決80%以上的問題了。
回到剛剛解決問題不重要的說法,那什麼才是重要的?
我想以「天下雜誌」專訪前聯准會主席葛林斯潘『再老練的人也無法掌握全球金融巨獸』文中的問答來做為總結:
Q:除了金融問題,你現在最關心甚麼其他問題?
葛林斯潘:我的清單長到講都講不完。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都只知道問題,但是永遠不知道跨過問題、另外一邊是甚麼?
全球金融巨獸已經過度發展,市場已經變得太大、太複雜、變動太快,最老練的人也無法完全掌握,
無法再用二十世紀的方式去管理,要靠每個市場參與者去監督,最有可能的對抗方式就是維持市場的彈性。
這些年來我學會不要太憂慮現在看到的問題,問題永遠講不完,
但是另外一邊,也就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機會,但是那才是未來更重要的部分。
這一段文字警示我們專注在問題與機會的差異性,
只著眼解決問題只會有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現,掌握機會才是更重要的部份。
註:當然歸納跟演繹法的推演方式比我寫的更加嚴謹百倍,但是此處的用途是快速學習及拿來解決問題,所以舉例的推衍過程會比理論鬆散,大家想知道歸納跟演繹法可以買書來看。
最後,不能免俗的,講一個笑話當結尾:
據說提出演繹法的是法國人笛卡兒,提出歸納法的是英國人培根。所以歸納法與演繹法快速記憶方式:『演一隻豬腳、跪那條培根』,哈哈。
延伸閱讀:邏輯設計法(設計也像管理學一樣有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