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書籍及語言是傳遞的工具,溝通並不是目的
看書是為了改變行為,不是獲得知識
因為知識要活用,才有力量
若只是單純學習知識而不利用
ex:看了一堆健康書籍,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卻很糟糕,身體自然不健康
股票投資書籍寫的是買低賣高人棄我取,實際執行卻總是輸在人性,追高殺低,認賠出場
我發現 越是說得一口好學問 做起事來卻總是零零落落
因為知識並不能跟執行力劃上等號
懂得越多,有時候反而因為思考而限制行動,降低了執行力
直到前陣子偶然看見何飛鵬所寫的文章『立即活用勤練習』
才打破我的迷思,文章中的內容節錄:
『書是用來用的,不只是用來讀的』
在此之前,我讀書只在增進知識,每次讀書,都會對書中深奧的學識折服,努力囫圇吞棗,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記下來,可是日子久了,讀的知識也就淡忘,似乎對我的改變沒有太大的助益。
後來我發覺,所有的學習,不只在增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造成行為的改變,進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改善自己所處的情境。
從此之後,我的讀書學習更強調轉化、活用,在閱讀的當刻就嘗試轉化到實際生活、現實世界的印證,如果能找到案例,我就為已知的事實找到理論基礎,這時刻那種豁然開朗的頓悟,是閱讀中最大的快感。
不只是在閱讀中印證,更重要的是在閱讀後,把書中的知識活用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中,如果可能我會訂下新的工作、生活行為準則,嘗試讓自己的行為改變,這才真正達到看書學習的目的。
而閱讀若沒有達到改變行為的目的,就讓看書淪為打發時間的工具,跟打麻將 聊八卦一樣,失去了原本美好的動機(註一)
多讀書,然後把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實踐出來,讓讀書發揮更大的價值
註一:詹宏志:大部份讀書的行為本身已經隱藏了改良自己的動機在裏面,讀書絕對不是一個人最能夠得到感官享受的途徑。
延伸閱讀:邏輯設計法(設計也像管理學一樣有方法)
延伸閱讀:2017 巴菲特選股策略
延伸閱讀:小資必玩-富爸爸現金流遊戲心得(Cash Flow Game)
延伸閱讀:如何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留言列表